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2017年浙江省全年粮食生产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2来源: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字号:[ ]

2017年,浙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市县长责任制,牢固树立“大粮食安全观”,充分挖掘粮食扩面潜力,着力“稳水稻、扩旱粮,多种早稻、稳住晚稻”,加快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严格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保护,有效地增强了浙江粮食的安全保障能力。在全年气候条件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均比上年有所增长。

一、粮食生产总体情况

2017年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1923.08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53.71亿斤,分别比上年增长2.1%2.2%

12017年浙江省粮食生产情况

指标名称

2017

比上年增、减(%

面积

(万亩)

亩产

(公斤)

总产

(亿斤)

面积

亩产

总产

合计

1923.08

400

153.71

 2.1

 0.3

 2.2

1.春粮

 287.48

262

 15.07

 7.5

19.3

28.4

  其中:小麦

 139.59

270

  7.53

21.5

22.0

48.2

2.早稻

 173.06

407

 14.09

-0.1

-4.5

-4.6

3.秋粮

1462.54

426

124.55

 1.4

-0.8

 0.5

  其中:晚稻

1069.65

489

104.69

 1.5

-0.8

 0.7

   1)单晚

 880.11

506

 89.07

 1.3

-0.4

 0.9

   2)双晚

 189.54

412

 15.62

 2.2

-2.8

-0.6

(一)春粮生产开局良好,实现“三增”。

2017年浙江春粮生产实现“开门红”,全省春粮播种面积287.48万亩,增长7.5%;平均亩产262公斤,增长19.3%;总产15.07亿斤,增长28.4%。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亩产和总产分别比上年增长21.5%22.0%48.2%,总产量达到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受前一年晚稻收割期推后和连续阴雨的影响,2016年春粮播种面积较大幅度下降。2017年小麦播种顺利,苗情良好;生育期间温高光足,利于生长;收获期间多强降水但抢收及时,确保了产量。小麦播种面积、单产水平呈恢复性增长,是春粮生产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二)早稻面积基本持平,单产回落。

2017年浙江早稻播种面积173.06万亩,同比下降0.1%;平均亩产407公斤,同比下降4.5%;总产量14.09亿斤,同比下降4.6%。今年早稻播种顺利,播栽期气候条件较好;移栽进展顺利;生育前期平均气温略偏高,降水量略偏多,热量和光照充足;但6月份早稻生殖生长阶段出现过程性强降水,多地相继出现大到暴雨,受连阴雨和强降水影响抽穗扬花受阻,结实率下降,影响了产量形成。

(三)秋粮面积稳步增加,单产下降。

2017年,浙江秋粮播种面积1462.54万亩,增长1.4%;平均亩产426公斤,下降0.8%;总产124.55亿斤,增长0.5%。其中晚稻播种面积和总产分别比上年增长1.5%0.7%,单产下降0.8%。晚稻播种面积增长一是得益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推动,新增的流转土地普遍用于种植晚稻;二是五水共治的推进使得部分地区水塘改水田,增加了晚稻种植面积;三是是部分花卉苗木种植大户面临库存积压回款难问题而改种晚稻。晚稻播种育秧期降水集中,对浙中北地区单晚秧苗生长略有影响,双晚插播略有迟滞;移栽分蘖拔节期光温充足,单晚长势较好,但高温天气不利于双晚移栽返青;孕穗抽穗后期多雨寡照,双季晚稻和浙北单晚灌浆成熟期遇连阴雨,对产量形成略有影响。

二、粮食生产主要特点

(一)政策保障提高种粮积极性。

2017年初,省农业厅、省粮食局和省财政厅联合出台《关于抓好2017年粮食产销工作的意见》(浙农计发〔20175号),继续实施水稻、小麦订单奖励,充分调动农民生产水稻、小麦的积极性;拓宽旱粮种植补贴覆盖面、加大补贴力度。各地政府又配套出台地方补助政策,如嘉兴市对全年水稻、小麦复种面积在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每亩补贴100元,对50亩以上的旱粮生产基地每亩在省级补贴125元的基础上再补贴75元。温岭市对粮食种植规模50亩以上的,单季晚稻每亩补贴160元,比去年增加60元;双季晚稻每亩补贴200元,比去年增加40元。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有效刺激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推动全省粮食扩面增产。

(二)旱粮成为粮食生产增长点。

浙江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偏低。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一直是全省经济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浙江充分发挥挖掘旱地资源,大力发展旱粮生产,特别是2013年《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的意见》出台,对旱粮规模生产的由省财政给予直接补贴,成效显著。经过几年发展,旱粮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程度快速提升,逐步成为稳定粮食生产的“生力军”,对粮食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2017年浙江旱粮播种面积680.37万亩,比上年增长3.8%;占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5.4%,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旱粮总产量34.94亿斤,比上年增长10.3%;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2.7%,比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旱粮生产对粮食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2.0%99.3%

(三)规模发展增强风险抵抗力。

粮食生产对气候条件的依赖程度较大,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其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近几年浙江土地流转不断发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快建设,2017年意向调查显示种粮耕地逐步向大户集中。一方面规模户种植结构比较稳定,可以保障粮食播种面积;另一方面适度规模种植更有利于种植品种优化、模式创新,有利于新技术应用和机械化操作,田间管理水平和精细化程度普遍高于散户;三是规模种植更有利于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无论从稳定播种面积还是单产方面都能减少粮食生产对气候条件的依赖程度,抵抗自然灾害、灾后防治和恢复生产的能力都得以增强。

三、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病虫危害、野稻杂草影响粮食产量。

2017年调研情况看,种植大户普遍反映病虫害多于上年,原因一是部分病虫产生抗药性,常规剂量无法去除,需要增大剂量或增加喷药次数;二是对病虫害估计不足导致农药喷洒错过最佳时机,病虫蔓延后无法除根;三是禁止焚烧秸秆政策导致杂草、野稻和秸秆一起被翻埋在土里,来年重新破土生长,而且野稻和杂草生命力较强,长势较猛,除草剂作用不大,挤占晚稻生长空间。总体来说,今年的病虫害和杂草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比上年严重。

(二)粮经争地、分散流转推升种植成本。

近几年来,浙江省粮食生产逐渐向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生产发展,但全省大部分种粮大户承包耕地的主要方式仍以挨家挨户签订合同的分散流转方式为主,通过整村流转较少,经营缺乏连续性、稳定性,承包租金存在不确定性。同时,种植经济作物的土地流转费用较高,带动土地流转费用整体上升,导致粮食种植成本增加。碎片化的土地流转和粮经争地的现象使种粮大户每年要花费大量财力、精力揽包,种植成本不断攀升。

(三)订单不足、收购价下调降低种植意愿。

随着良种技术的不断发展,浙江省甬优系列等超级稻种植比例逐年增加,水稻单产水平总体提升。目前每亩400公斤的订单收购数远远不能满足大户要求,订单外的粮食往往只能以低于收购价售出。2017年,国家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百斤130元、136元和150元,比2016年分别下调3元、2元和5元。虽然浙江省没有下调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但晚稻最低收购价的下调仍对农户种粮积极性和种植意愿产生了影响。

(四)产业链短、服务体系不完善影响长期发展。

目前浙江粮食生产仍然存在产业化程度不高,全产业链发展不够,农业企业力量薄弱,深加工、精加工能力不足,缺乏实力和竞争力等问题,制约粮食生产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不够畅通,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及时反映到种粮大户,不利于拓宽粮食销售渠道。虽然政府出台农业社会化服务扶持政策,但调研发现部分地区基础设施用地审批难,一些大户或社会化服务机构无法建设库房和购买烘干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农忙收获季粮食烘干和存储问题较为突出,粮食生产的物流配送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一体化运作发展仍然不足。由于目前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仍然主要以四、五十岁的农民为主,综合管理能力有限,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扩大生产的意愿较弱,对粮食生产长远发展不利。

四、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建议

一是提高田间地头管理能力。充分利用印发管理知识手册、多种媒体宣传和组织现场授课等各种途径提供管理新技术、新知识,针对水肥运筹、清除杂草、防病治虫等管理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提高种粮大户科学种植水平和田间地头管理能力,达到优质高产,形成规模和品牌。

二是继续推进粮食生产集约化经营。在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村集体作用,提供有效途径,变分散流转、短期流转为集中流转、长期流转,减少土地流转障碍,有利于保障种粮大户和粮食企业的种植规模稳定。

三是充分了解浙江粮食主要品种种植情况,适当拓宽订单范围,努力扩大订单规模,保证粮食种植积极性。继续执行订单粮食奖励政策,对按订单向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交售地方储备稻谷的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粮食企业等给予奖励。

四是深入粮食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粮食大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支持粮食产销信息传播、病虫害预警预报等系统建设;加快发展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延长产前农资采购、产中生产耕种和产后流通加工等服务链条;通过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采摘农业、体验农业等充分发挥农业生活功能,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纠错】 【我要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