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目前浙江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第六位,全省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失能半失能的老人超过了75万。近日,省政府印发《浙江省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实施健康养老提升工程,为今后五年的养老服务业确定了时间表,画好了路线图。
在浙江,老有所养到底如何养?记者采访了省民政厅副厅长、省老龄办主任苏长聪,就社会关注的社区居家养老、独居老人养老、公办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等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记者:目前我省社区配备哪些养老服务?未来养老院会成为住宅小区标配吗?
苏长聪:目前,全省已经建立了23000多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这些照料中心都大致上具备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健康保健、应急救助等功能。但是这些功能在照料中心层面的实现程度仍旧不太平衡,所以接下来将在功能提升、拓展方面下功夫。未来五年,我省将逐步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培育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探索互助式居家养老模式,通过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有效运行机制,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到2022年,在全省乡镇(街道)级基本建立示范型居家养老中心,具备照料、日托、全托功能。
相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整个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理念将进一步加强,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机构的目标,在不远的将来是肯定会实现的。
记者:独居老人养老服务,浙江做得怎么样?如何给他们更多的关心?
苏长聪:独居老人三个方面的需求更加突出:一是精神关爱;二是居家安全;三是生活照料。在生活照料方面,今年我省助餐服务的覆盖面将达到城乡社区的50%以上,可以为独居老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另外,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服务功能,乡镇街道需要配备示范型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独居老人的特殊需求社区层面难以满足的,可以由街道乡镇提供服务。此外,社区应该将为老服务志愿者组织培育好,建设好,通过他们为独居老人提供更多关爱。
记者:老人平时最怕有个头疼脑热看医生不方便,我省养老服务将如何做好医养结合?
苏长聪:机构方面,新建养老机构将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规划加强对接,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就近方便享受到医疗卫生服务。加大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简化、优化相关审批手续。到2022年,将实现100张床位以上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和助养型养老机构均单独设置护理站;居家方面,把居家失能半失能老人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对象,加强摸底评估,强化信息数据共享。到2022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无缝对接。
记者:现在社会上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办养老机构却空置率很高,这种现象在浙江普遍吗?
苏长聪:从机构养老床位的总量来讲,现在全省2000多家养老机构,有床位将近39万张。浙江养老床位数量虽不小,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设施条件、服务水平较差,没有形成有效供给。此外,因为公办养老机构收住的老人需要经过综合评估,这些老人主要是经济比较困难且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的,例如低保或低保边缘及低收入老人等。
老人不愿意去民办养老机构,一方面是因为价格较高,另一方面是老年人认为政府办的养老机构公信力强一点,住着放心。实际上,民办养老机构有很多性价比也是很高的,服务水平及专业化水平有的甚至比公办的更高。
记者:照顾老人最主要的就是人。在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共1340名老人,但护工数量仅220人。平均一名护工要照顾6个老人,照顾得过来吗?
苏长聪:护理员与住养老人的配比,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强制性的标准,但有行业指导性标准。一般来说,一个养老护理员最多可以照顾 10个自理老人,或4个失能失智老人。像杭州社会福利中心护理员配比1:6这样的水平,在省内还是属于不错的。我曾在农村养老机构做过调研,一些条件较差的农村养老院护理员配比甚至1:10都达不到。
为培育专业养老护理人才,省民政厅与杭师大合作建立浙江省养老护理人才教育培训中心,负责全省养老护理师资以及骨干养老护理员的培训。现在全省一共建了160多个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基地,每年平均培训将近2万名养老护理员。
记者:你如何看待社会上最新的抱团养老方式?浙江有哪些尝试?
苏长聪:抱团养老,其实浙江有些地方已经在探索了,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种养老方式更多的是一种自发的,适合某类群体自主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新潮养老方式不止这一种,前段时间,杭州滨江的一家养老机构拿出十几个低租金床位,招募年轻志愿者。按规定,每个月志愿者要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目前已经有十多个人参与。关于养老方式,新的探索我们都积极鼓励,只要对老年人有利,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尝试的。
记者:智慧养老现在浙江普及的情况怎么样?理想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什么景象?
苏长聪:这几年,浙江对于智慧养老建设非常重视,已建成“互联网+养老政务”、居家养老服务的信息平台、养老机构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老年住宅或老年社区的智能化管理服务系统。但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或智能化水平来比,养老领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滞后。未来五年,我省将制定智慧养老标准,以“互联网+”“物联网+”理念构建智慧养老服务网络。与社区健康档案相对接,建立老年人数据库,定期分析发布养老服务需求信息。
未来养老,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都能够得到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浙江品质养老,值得期待。